奶奶家的一株苦瓜
風似乎來勁了,肆虐地吹動著草木,將草間的陽光,河面的波光攪得亂了陣腳,哼著雀躍的曲調不舍離去。
小時飲食沒規律,餓了就去瓜架里覓一根黃瓜,也不洗,直接吃,水分足,既解渴又果腹。
△一位廚師偶然發現干草和木柴燒出來的灰碰上豬油,可以洗掉污垢。
記憶深處的那塊菜田,讓我每每想起便禁不住咧嘴微笑,那是我懵懂又歡樂的童年時光。
△日子就這樣一天又一天,一年又一年,與歲月相伴靜好,生命中有你,真好!

△入夜了,11只灰雁在秦嶺的山間休息。有兩只灰雁不吃也不睡,負責警戒——有狐貍!有狐貍!有狐貍!
生活中不缺少美,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。讓我們用眼睛去尋找,用心靈去感悟,發現便是收獲,記錄才是永恒,用筆記下大自然的美和生活的感動吧。 ——— 實驗小學墨香文學社
太陽暖洋洋的發著光,呆在高高的天空中,淡淡的一層云在它四周環繞。陽光隔著菜地中的樹照過來,高處的野草落下灰灰的影子,陽光讓菜地更加明晃晃。
疫情期間,陽臺才算真正發揮出它的作用。它成為我唯一消磨時光的樂園,久不出門的我,到了陽臺上,覺得一切都很新鮮,太陽亮閃閃的,發著金光;天空藍悠悠,空曠悠遠。我在陽臺盡情嬉鬧,采一朵不知名野花,捉一個大蝸牛,把蝸牛放在缸里,又去別處玩了一陣,回來時,缸里只剩下粘液,蝸牛卻不見了。
△他們飛過樹林與溪流,來到了湘西酉水。土家族的孩子們正在摘柑橘。
秋天漸漸來臨了,小苦瓜越長越大,變成像翡翠一樣的顏色了,它身上的小刺兒變成了一個個頭圓圓的東西,那苦瓜又大又胖,掛在細細的莖上,好像隨時都會掉下來似的。
《11只灰雁往南飛》的每一頁都是氣勢磅礴的巨幅畫卷。和孩子一起,跟隨那令人震撼的畫面,和灰雁一起作一次紙上的飛行,從大草原起飛,越過黃土高原,跋山涉水大巴山,最后到海邊……細細品味每一頁,都會呈現東徑110度線上各地的風土人情。是的,這是一本關于地理的文化之旅。
生:我家像一個“植物園”。我爸爸是一株仙人掌,他愛用胡子扎人。媽媽是一株含羞草,她比較文靜內向。我呢,就是一株小草。(板書:植物園)
那片菜地四時可見爺爺奶奶的身影,一畦一畦分得清晰,沒有雜草,干凈利索。地里阡陌縱橫,便于行走。四周的坡地上栽有茶樹,故鄉是酸性土壤,茶葉自給自足。春天到,茶樹發新芽,奶奶就去采摘,晾曬,烤焙,裝罐。他們泡的茶總是很苦,我們太小受不了,后來才慢慢覺得,越苦后勁越甜,恰如生活,苦盡后而甘來。
這是我媽媽,明美女士。其實呢……她是只大浣熊,不管看到什么東西,都馬上收去洗。有一次,媽媽差點連我也一起洗了。
在此期間,大書架邊來了不少人。他們都取走了一本書。拎公文包的叔叔取走了食譜,拳擊手取走了種花的書,大男孩取走的書上畫著大大的愛心……
這兩個地方一年四季花樣不斷,冬天稍微寂寞一點,春冬秋便熱鬧繁華起來。
這是我爸爸,龍太先生。其實呢……他是只大獅子。最愛吃肉,不愛吃蔬菜。早上他脾氣不太好,頭發亂蓬蓬的,叫起來像獅子吼。
給孩子中國文化的熏陶,是必須的。不過6元一本的文化之旅,讓孩子的記憶里面,有著我們自己的記憶,感受這份親切。
苦瓜樹的莖上跟新葉子差不多也長了白色的小毛毛,有些莖卷卷的,非常漂亮,莖的顏色是淺綠色的,看著很舒服。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人生路上的指路人